物種攝影師
物種庫由國家植物園主辦,任務是以社會化科研的方式進行生物多樣性保護。現(xiàn)面向社會征募志愿者,承擔物種攝影師的工作,報道物種動態(tài),成為生物學科研的組成部分。
宗旨:記錄物種動態(tài),保護生物多樣性。
意義:請參考《奧杜邦:自然記錄的先驅(qū)》《保護地的三項硬任務》。
口號:我為動植物做代言。
要求:在1.2萬處自然保護地(國家公園、自然保護區(qū)和自然公園),關注生物物種以及背后的人與事,用圖片、視頻(可配文字)記錄物種的生存狀況、科研進展、保護形勢以及開發(fā)利用動態(tài)。
義務:每月至少發(fā)布一篇某個物種的圖片(可配文字),鼓勵成長為物種藝術家。
1.發(fā)布:攝影、視頻頻道,公眾可從圖片庫搜索。
2.標題:含有保護地名稱、物種名稱兩個要素,可靈活表述。
3.內(nèi)容:任何保護地的動物或植物,可單圖,可多圖,可視頻,可配文字材料。
權利:1.志愿工作滿一年后,在物種名錄永久銘刻姓名。
2.授予“公民科學家”稱號,發(fā)給電子版證書。
3.攝影師個人事跡,留存于生物多樣性保護大事記資料庫。
4.除物種庫外,在林草網(wǎng)群、保護地九網(wǎng)等平臺,對攝影師以及所記錄的保護地進行宣傳報道。
5.向單位領導提供證明,表揚攝影師為保護地科研和宣傳所作出的貢獻。
聯(lián)系:QQ:468780427
微信:lzx2101
郵箱:lzx6498@126.com